top of page

全英語授課的迷思

圖片來源:cc0免費圖庫

陣子筆者恰巧去參加了一場與翻譯相關的專題演講,講者的其中一個主題便是「語言做為一種傳遞知識與訊息的媒介」——我們究竟是不是有必要拘泥於語言這項工具上,小至人們之間的溝通,大致國際間的研究成果發表,都要使用可以說是目前世界上最強勢的語言,英語呢?

這時便與翻譯這門學問做結合,如果已經有良好的譯本出現,那麼我們是否有必要去使用價錢大多昂貴的原文書,更有甚者,當原文並非英文時,我們還是要使用英譯版?

在演講的過程中,筆者也對這樣的現象進行了不少反思,因此這次就想來談談,在大學課堂中,使用全英語授課(包括講述與教材)的迷思。

前面提到,英語做為世界上最強勢的語言,其影響的層面無遠弗屆:例如遇到外國人時,多數人會先使用英文進行溝通(即便對方的母語可能也不是英語);而國際間著名的期刊發表、論壇舉辦乃至大型會議也大多以英語做為主要語言。因此,高等教育要國際化,使用英語必然是其中很重要的一個面向,這也就造成了大學課堂出現全英語授課的現象。

然而,全英語授課,對學生的學習來說,真的是有幫助的嗎?筆者認為,這樣的授課方式主要有幾個問題包括:語言做為媒介、強勢語言的霸權以及教師的英語能力是否足夠等。

首先,承上所述,當語言做為用來傳遞知識與訊息的媒介,那麼語言的本身就不會是重點,重點在於藉由這個媒材所傳遞的價值與內涵。舉例來說,在一全英語授課的教室中,教師使用英語向學生講述一抽象的概念A,然而,此種概念已經被翻譯為中文並且普及,或是此種概念用中文解釋其實非常容易理解,但教師拘泥於全英語授課的形式,執著於用英語解釋並拋出專有名詞,這便會造成學生的學習困難。

而學生其實也可能已在別處學得此知識,只是當這種概念被用另一種自己不熟悉的語言詮釋,便會一時陷入困惑,這種現象並非沒有發生過。畢竟,用自己熟悉的語言去獲取知識,相較於用一種自己不熟悉的語言,經過轉換的過程之後才能理解,應該會比較容易。這便是忽略了語言在課堂中僅做為一種知識的載體,重點是學生真的理解知識,而非固著於語言本身。

在教科書部分,也可能會出現類似的問題。若是已經有良好的譯本,那麼使用原文書,不僅得讓學生耗費額外的時間去處理語言本身的問題,還可能需要花費一筆為數不小的金額去購買原文書,可能對經濟狀況不是特別充裕的學生造成沉重的負擔(當然此處便涉及所謂好譯本之界定,但因不是本次重點,暫且就先略過)。

即便沒有譯本,教師也可以透過中文來講述概念與解釋,穿插搭配原文的專有名詞,這也不失為一種教學策略,重點在於學生真正理解,而非反讓語言成為學生獲取知識、尋求真理的障礙。

同時,英語做為全球幾乎是最為強勢的語言,若是只使用英文,會不會造成排擠效應?例如有位學生在某領域上已展現極大的天賦,卻礙於語言因素,無法接受更高階的教育(這點可順勢連結到高等教育機構是否有必要都使用英語做為通用的語言),那這樣是不是有可能錯過下個改變世界的契機?或者有位學者在某領域上有極大的成就,在英文方面卻不特別擅長,無法和國外的同儕直接溝通,發表論文也只使用自己的母語,那我們是不是就要因此抹煞他的成就?

最後,在大學課堂中使用全英語授課,也十分考驗教師的英語能力。全英語授課的課堂中,並非所有教師都受過使用英語進行授課的訓練,或許他對自己專業上的英語沒有太大的問題,卻缺乏教學上使用的英語能力,但在校方政策的推行下,還是硬著頭皮進行全英語授課,這樣一來,不僅勉強老師,吃虧的也是學生,雙方所做的都只是符應形式,而喪失了教學之初衷。

綜括以上種種原因,全英語授課是否真的必要,我們也許可以再好好想想。學習的過程,是要學語言,還是學知識?

(當然筆者並不是全盤反對培養語言能力的重要性,只是認為並不需要本末倒置到如此程度。)

精選貼文
Check back soon
Once posts are published, you’ll see them here.
近期貼文
檔案
標籤搜尋
No tags yet.
bottom of page